3月19日,我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因低钾血症引发室颤的患者。
一名自述“乏力”的壮年男子,双目无神、全身无力地蜷缩在轮椅中。分诊护士周敏见状,迅速喊道:“开放绿色通道!”片刻后,监护仪已闪烁出刺眼的红光。随着室颤警报的响起,医护人员立即分工协作:潘靓护师轻涂导电糊,马伊瑶医师精准实施气管插管,并迅速给予肾上腺素。
“200焦耳准备!”除颤板重重压下。在第9次除颤后,张胜军的护士服已被汗水浸透,但持续20余分钟的心肺复苏始终严格遵循国际指南的要求。当第10道电流穿透身体,监护屏上显现出零星的绿色光点。“瞳孔对光反射恢复了!”仇世君组长激动地说:“我们成功了。”转运床碾过走廊时,患者突然竖起的拇指,让电子病历里的专业术语有了温度:持续胸外按压25分钟、10次电除颤、4次血气分析调整用药方案。
近期流感频发,众多患者除了表现出高热、咳嗽等典型症状外,还伴随出现严重的腹泻和呕吐。急诊科医生在接诊时发现,许多此类患者已出现全身乏力、心慌乃至晕厥的状况。经检验,他们的血钾水平显著降低,而低钾血症正是引发心律失常乃至心脏骤停的“隐形杀手”。
一、流感病毒为何“攻击”肠胃?
许多人误以为流感仅会引起呼吸道症状,然而部分流感病毒(如乙型流感)能够直接侵袭胃肠道黏膜,引发“胃肠型流感”。此外,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会加速肠道蠕动,导致水样腹泻;频繁呕吐则会导致胃液中钾离子的直接丢失。患者常因食欲减退而致钾摄入不足,进而加剧体内钾的流失。
二、低钾为何让心脏“失控”?
钾是维持心脏正常跳动的关键电解质。当血钾水平低于3.5 mmol/L(正常范围为3.5-5.5 mmol/L)时,心肌细胞易出现异常电活动,可能引发:1.早搏(心脏突然“漏跳”或“多跳”一下);2.心动过速(心跳快而乱,如室性心动过速);3.严重时出现室颤(心脏无法有效泵血,危及生命)。
老年人、慢性疾病患者(如心脏病、肾病)以及长期服用利尿剂的人群属于高危群体。
三、低钾危象表现有哪些?
四肢无力(甚至无法站立);腹胀、便秘(低钾导致肠麻痹);呼吸困难(呼吸肌无力);夜尿增多(肾脏保钾功能受损)。
若出现以上症状,请立即就医!
四、防“钾”于未然:如何科学应对?
补液首选“含钾”口服补液盐。腹泻呕吐时避免只喝白开水,可选择药店购买的“口服补液盐散(Ⅲ)”,既能补钾又能调节电解质平衡。
饮食补钾小技巧
症状缓解后,可饮用新鲜椰子水、橙汁,或食用香蕉、菠菜、紫菜等富钾食物。
不要盲目服用止泻药!强行止泻可能延长病毒排出时间,加重中毒症状。
特别提醒:
若持续呕吐导致无法进食,四肢瘫软无力,意识模糊不清,心电图显示存在心律失常现象,请务必立即就医!医生将采取静脉补钾措施(需严格监控补钾浓度和速度)并实施心电监护,进行紧急抢救。高血压和心衰患者若长期服用利尿剂(如呋塞米)或胰岛素,本身已存在低钾血症的风险。在流感期间,需密切监测血钾水平,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使用。
流感不是“小病”,腹泻呕吐后别硬扛!及时补液、关注血钾、警惕心脏信号,才能避免从“胃肠炎”发展到“要命的心律失常”。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有相关症状,请及时就医,我院急诊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为您身体健康保驾护航!(朱倩虹、贺黎岚、纪春燕)